[ポケモンGO] 新增了一堆開放地區

今日亞洲區的開放,台灣也榜上有名了。
不過遊戲似乎仍然沒有太多調整,筆者也只好再等等。

之前知道地圖事件引發諸多討論,今天看看新聞,
原來有這麼一篇:
http://www.theverge.com/2016/8/4/12380210/pokemon-go-niantic-maps-hacks-api-lawsuit
內容大致上是要發信控告使用N局內部API的第三方工具開發者。

 

[ポケモンGO] 更新0.31後的鬼畜版本(笑

筆者四出奔走為小精靈瘋狂了1.5個星期,
就在幾天前,Pokemon Go 主程式迎來一個更新版本。

遊戲有更新,玩家通常都會有一種「遊戲會變得更好」、「介面會變得更流暢」的期待…
可惜的是,這次遊戲更新,或會成為一堆「真」玩家流失的契機。

誠然,筆者對是次更新也是失望的。
概括而言,是次更新主要針對封殺外掛的使用效率
你可能問:「那不是好事嗎」──就出發點來說是好事…吧(?
但也得看開發商的修正方案,而今次的方案正正是寧枉無眾、一刀切的調整,
即是無論你是飛人、掛機、真正步行玩家,你均也身受其害。

對真玩家來說,兩個版本的分別很是明顯。
-丟精靈球的額外BONUS沒了就算了(丟nice/great/excellent的XP加算被移除);
-人物的探索範圍變小了(之前已經夠小了,還要再小嗎...香港的街道多繁忙啊…);
-GPS 收訊變差,常常說找不到訊號,就算站在GYM旁邊了,都會說TOO FAR AWAY,
好吧,筆者再四處走動嘗試讓人物的探索圈靠近GYM…這些都算痛苦地捱得過去;

-談到最令筆者沮喪的,是精靈的成功捕獲率大幅下降,還要附上逃走率的大幅上昇…

天啊,這遊戲本來就是探索、捕獲精靈的遊戲吧?
筆者搞不懂為何捕捉一隻低CP值波波,也要不斷重複的去丟精靈球?
波音蝠遍地算了,筆者我還是不厭其煩會去捕捉……

但更新後破球而出的比率真是十分高,毛毛蟲啊鬼雀啊波音蝠等公廁級物種,
隨時是要七至八個精靈球去收服(CP高一點的用藍色球黃色球也一樣),挺煩厭的──
說起精靈球,不得不提的是,兩款高級精靈球在剛更新後補給變難了!

再來說是精靈的動作頻率,在更新後簡直像瘋了一樣……那密集式的攻勢啊XD
~須知道精靈球碰上在攻擊中的精靈,是沒有捕捉效果而球是直接被彈走的。

好了這下,護主犬成了瘋犬、綠毛蟲也不甘示弱的瘋狂擺動、
公廁蝠不用說又是遠處又是怒吼、皮皮可能是脂肪較多遇上天氣炎熱真的變躁狂、
而御三家本來就難捉,丟了食物,丟了高級球,好不容易避開密集攻擊──
啊,下一刻破球馬上逃走了……(汗)

破球一刻不好受,逃走一刻更不好受。
兩天都試過連續被精靈逃掉,扯的是那都不是什麼稀有品種……
( 調這些除了針對外掛的效率,真不知是為了什麼? 
 課金只能買普通精靈球呀? 調成這樣紅球紙一般薄誰要買呢? )

以上的機率調整,就是一系列的參數,
劣評如潮下,N局終於宣稱以上情況都皆由 BUG 造成……
可是以本業來說,筆者認為這些是 BUG 的機會不高啊。
一個如此龐大的專案,不可能有一個沒系統化的參數設置方式,
不然在DEV階段就先抓蟲抓死自己了……可是啦~
在各區都在炎上的時候,這說法用來滅滅對編程一無所知的玩家也是可以的。
反正玩家你信不信也罷嘛……所以都在說N局在測玩家們的底線呢!
── 你可以抖M到哪種程度?


除此以外,就是為人爭議的第三方輔助地圖系統。
那些地圖都是採用官方API 去編寫的,透過對官方伺服器提要求、接收Response,
網站再根據回應的數據,於出地圖上顯示各精靈的位置。

這東西有人說成外掛,有人稱之為輔助工具。
筆者不會將之定義為外掛,而是一種輔助工具(不過筆者抓精靈時都沒有使用啦)。

外掛是更深入遊戲的一種程式,與輔助工具其最大分別是,
外掛可以將差不多所有遊玩元素變成自動化,然後顯示成一串串字句,
變成玩家只需彈指間按一下,遊戲差不多所有內容都可因此完成,
完全沒遊戲性可言卻只為成果,此之為外掛。

外掛沒有例外,基本上對遊戲而言是要完全禁止的。
而輔助工具呢?則可圈可點,輔助工具對不同玩家來說提供不同的便利性和可玩性。
針對是次第三方輔助地圖而言──
可能有人因為玩遊戲的時間不多,覺得用著走著,在地圖上突然出現的精靈,
有明顯的目標跟著跑、遇見,然後收服(或被逃掉),我就感到滿足、快樂,事情很有意思;
也會有人覺得不用地圖,慢慢的四處亂逛後遇到什麼有趣的精靈,
然後將之收服(或被逃掉),我更能感到滿足、快樂,事情很有意思。

因為遊戲可玩性是主觀的,誠如有人覺得用外掛全部自動化也可自得其樂一樣……
外掛對遊戲公平性影響深遠,但這個第三方地圖提示嘛,就不得不知道,
那其實是由官方本來會提供的功能衍生出來的,就是Nearby裡那遠古的腳印啊。

好了,那本來該由官方提供的功能,為何地圖今次又要砍掉呢?
對了,就是因為外掛都會從官方API 裡攝取精靈出現處的數據啊。
故此,N局對此的解釋是,
1. 為了更令玩家享受探索精靈的樂趣,我們(順便)把腳印移除
2. 為了減輕伺服器負擔來投放更多資源去把PKM GO 於更多地區開放

棄坑的不爽在明明等待著的Nearby 腳印功能就這樣沒了,Nearby 真心成了裝飾,
因為沒距離的提示,玩家就只能看著黑影顯示,盲摸摸的走了一段路,然後黑影消失了;
「探索」的意味下降不少,原生的概念是向著對的方向走時,腳印會減少才對吧。

#2 的訴說中N局還附上伺服器的前後Usage圖,筆者認為這個意義不大啦,
感覺是想借此贏得未開放地區的準玩家歡心,從而兩極「想要地圖」的玩家和準玩家而已。
理解下,腳印功能應也是常常向伺服器提要求才能做到的,
現在連腳印功能都砍掉不做,伺服器負擔大減,那是不是很快能夠全球化了呢?

筆者就先暫停個幾天,再看看遲一點的更新回報,
GPS有沒有弄好、機率有沒有調正常再說吧。

至於有沒有地圖,筆者就沒所謂,
腳印不弄了則是有些遺憾,探索的感覺變弱了。